今天,一條名(ming)為“北京藏著一座小景德鎮(zhen)”的視頻沖(chong)上微博同城(cheng)熱(re)搜榜第二名,還(huan)得(de)到了(le)@北京發布、@文明北京等多個微博大號的轉發。不少網友(you)直(zhi)呼:“故宮的屋(wu)頂難道是從這(zhe)兒‘長’出來的?”
沒錯,今天咱們就跟(gen)著這(zhe)條熱搜一(yi)起探(tan)秘這(zhe)個隱藏在北京(jing)西邊有著700多年歷史的(de)京(jing)西的(de)文化地標!
一座“故宮同款”的小鎮
在門頭溝琉璃渠村有一座沉睡數百年的皇家御用琉璃窯廠這里曾為故宮、天壇等皇家建筑燒制琉璃制品歷經百年風雨窯火一度熄滅直到2023年再次點燃并以全新面貌亮相——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
步入園區巍峨而立的琉璃龍鳳壁故宮太和殿“同款”琉(liu)璃(li)(li)脊獸(shou)琉(liu)璃(li)(li)瓦(wa)擺(bai)成的故宮三大殿(dian)屋(wu)脊造型映入眼簾仿(fang)佛(fo)走進一座(zuo)“紫禁(jin)城縮(suo)影”。
傳統工藝,窯火重燃
官式琉璃燒制工序極其繁復選料、配料、制坯、素燒、上釉、釉燒……足(zu)足(zu)20多道工序要花上兩(liang)個月(yue)才能完成(cheng)。
這里的工匠們堅守傳統技藝曾用整整一年復刻出故宮太和殿上的“正吻(wen)”技藝精湛(zhan),令人嘆服!
不止有琉璃,還有藝術與生活
琉璃園區不只是“非遺課(ke)堂”好玩好逛的地方也不少,在隧道窯藝術空間孩子們的畫展正在進行古建與神獸被涂抹上繽紛色彩、“一尺花園”西餐廳把玻璃窯遺址打造成極具美學氣息的用餐空間、研學體驗中心則讓游客可以親手給琉璃上釉感受“指尖上的非遺”……金(jin)隅琉(liu)璃文化創意產業(ye)園,一場非(fei)遺與潮流的對話,正在這里發生(sheng)。趁著熱(re)度,不妨也去(qu)走一走,看一看吧!
(北京日報客戶端(d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