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隅鼎鑫水泥公司一分公司的廠區,迎面就會看到一個可愛的卡通人物、大眼萌萌的“小黃人”,順著道路往里走,你還會看到時光輪、小蘑菇、佩奇……它們都是由公司的能工巧匠利用廢舊設備制作成的工業文化創意作品。這些“藝術品”不僅扮靚廠區,而且構成了一道別具特色的風景線,吸引著往來人員的目光。
以前,不能用的廢舊設備只能當廢鐵處理掉,現在經過職工們的集思廣益、創新創意,讓它來了一個360度的華麗轉身,變成了藝術品。你可知道每一個作品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
首先說說“小黃人”。機修車間的師傅們就地取材,用廢舊的儲氣罐做小黃人的身體,胳膊和手指都是廢棄的舊鐵管。那個精致的小眼鏡,師傅們也是費了一番心思。他們先在廢舊鐵板上畫上眼鏡的形狀,切割下來再焊接到儲氣罐上,再用很細的鋼筋棍做頭發,真是再大的風也吹不亂啊。最后一步
“畫龍點睛”,就是給人物畫表情,油漆上色。這可難壞了化驗室的女職工們,怎么也畫不出小黃人呆萌的感覺,畫了改,改了畫,經過不懈努力,終于畫出了它的精氣神兒。
電氣車間里的師傅們正在對一個廢舊的吹灰機“指手畫腳”,這是要做啥?他們先在出風口的地方安上兩個小螺絲,做鼻孔,在吹灰機上方貼上兩個粉色的小耳朵,耳朵下面又安上兩個大螺母做眼睛,中間風扇部位貼上一個圓形的皮革,涂上粉嘟嘟的顏色便是紅臉蛋兒了。擺放到桌子上一看,呀!這不是大名鼎鼎的“小豬佩奇”嘛!
廢舊的煤磨大齒圈,經過油漆上色,紅黑相間地上下錯落擺放,呈現出富有工業文化氣息的美感。這一臺廢舊的發動機,沒有做任何的改變,只是涂上了顏色,展現出了歷史的滄桑感。它在悠長的時光里記載著企業發展的歷史。
制作過程中,一分公司各個車間的職工們積極參與,動手動腦、獻計獻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投身到公司轉型發展中來,用自己的雙手扮靚企業。
新的一年,金隅鼎鑫公司工業旅游項目已經全面開啟。這是一個新的契機,一扇新的大門,是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相信在全體金隅鼎鑫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座集文化、綠色、靚麗于一體的“水泥活態博物院”,即將全面呈現。